仙家秘传五禽戏,五禽戏禁忌及副作用

五禽戏,首见于明代周履靖所编《赤凤髓》,而托名于古代仙人,内中提到的庚桑子、亢仓子、土成绮均为先秦时期道家人物。据文献记载,庚桑子曾师事老子,学习静定内视之道,“能以耳视而日听”,内修的境界亦已达到相当的高度,故后人谓其道成仙去。今据《赤凤髓》原文介绍如下:
一、庚桑熊势戏法
闭气,两手握拳,右手高举,拳心向前,左手向体侧平举,拳眼向上,如熊身侧起,左.右摆脚,朝前立定,使气内运,两胁旁骨节皆响,共行三、五次。能壮腰力、除腹胀,亦能舒筋骨而安神养血。
二、羡门虎势戏法
闭气,低头,握拳,如虎发威势,两手如提千斤铁,缓缓起来,不要放气,伸平身体,吞气人腹,以神引气而上,复觉腹内如雷鸣,共行五至七次。如此修习,一身气脉调,精神爽,百病除.
三、士成绮鹿势戏法
闭气,低头,握拳,如鹿转顾尾闾,平身,提肛缩肾,立脚尖跳,趺脚跟,连天柱动,身皆振动,共行二至三次。若随时作一次亦可。
四、费长庚猿势戏法
闭气,如猿攀登树木之势,一只手似抱树干状,- -只手似摘取果子,一只脚虚空提起,另一只脚跟着地,转身时更换,调息运气,以神运气吞人下丹田,感觉腹部发热汗出,即止。
五、亢仓子鸟势戏法
调息令匀,略为闭气,如鸟飞行之状,意引神导内气,自尾闾上冲后三关,沿督脉而上朝泥丸(头顶上丹田),以双手躬前,头腰仰起,一躬一仰,如鸟飞翔天空,自由自在之状。
自发五禽戏动功
自发五禽戏动功,是练功者先练静功,运动内气,静极生动,引发外动,自发地表现类似虎、熊,鹿、鸟、猿的声音、情态。外形和动作,以达到强身、保健、治病等目的。
练习方法
练功前先要宽衣解带,排除大小便以及除掉各种硬物,如手表、眼镜、钢笔、硬币等,以免练功外动时毁坏物体或碰伤身体。
一、练功姿势
以自然站式为主,如体弱有病或不能久立者,可采用平坐或仰卧式,或三者交替使用,避免久立不能支持而产生头晕现象。
1. 自然站式:两脚开立,脚外侧与肩同宽,脚尖平行向前, 上体自然正直,微向前倾,两手下垂,置于体前侧,稍离开大腿,头颂稍向前低,使鼻尖对自己肚脐(图4-1~2).
2.平坐式:在高低适当的椅子上正坐,两脚平放触地,上身与大腿、 大腿与小腿之间均成90度角,两下肢相距与肩同宽,平行向前,两手垂于大腿两侧, 小腿垂直于地面,头颈正直,沉肩垂肘(图4-3).
3.仰卧式:自然仰卧
在三种练功姿势中,站式易放松故易于发动,坐式则较难发动,卧式更难动。可根据练功者的身体状况,习惯而选择,亦可按病情需要,随意摆自已感到舒适的自由资式来练习。
二、练功方法
摆好姿式后,两目轻闭。
1.用一只手中指(男左手、女右手)按压肚脐(脐内一寸即丹田穴) 49下,以使练功时意识能准确地集中在丹田部位。
2.默念|诀(心想): “我心情舒畅,神态从容;我飘飘若化,如入公中;我气血运行,经络畅通,我意守丹田,静极生动"。 渐渐产生如腾zi:驾雾的飄飘然的自我感觉,要注意练功的整个过程都要贯彻口诀的思想境界。当练到能发动以后。口诀可不默念,只存思想达到口诀的意境即可。
3.意想气血自头顶逐渐降至脚底,随气血下行时,所过部位都有好象棉花、海绵一样轻松感、达到自身非常放松的意识,如此反复进行放松3次(如练到能发动起来以后,则只放松1次便可以)。.
4.两眼内视白己脚底的涌泉穴,整套功每作内视时,使意念做到好象气血都注于该穴一样,意守着它,男的默数7下,女的默数6下,稍停.
5.内视两眼之间鼻梁的祖窍穴。默数3下(女士2下),稍停.
6.内视肚脐内,意守着默数7下(女士6 下),稍停。
7.内视肚脐,意想肚脐向后吸气一不是口鼻吸气,而是肚脐吸气,分五段一- 即5下(女士6下),吸到丹田穴好象匕贴住脊骨上:的命门穴(其实只是意想, 肚脐并没有动,但如果动也可任其自然),稍停。
8.内视肚脐贴住命门,默数7下(女士6 下),稍停,
9.意想肚脐向前呼气,分五段一-Ss 下(女士6 F),呼至肚脐复原.
10.做完上述意念活动之后,就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肚脐内,默念与意想着“眼内视肚脐,耳内听肚脐, 脑内想肚脐"。此为“二元归一"。做到不注意自己的呼吸,眼耳口鼻都封闭着内向肚脐,称为“四门紧闭"。如此反反复复地默念、意想,意识始终贯注于肚脐。久久守候,一直练至15分钟至半小时,甚至1小时,如果没有产生“外动“就可以收功;若“外动”起来,则让其自然地动,可以动半小时至2小时才收功。
11. 收功法:首先想着自己要收功,若外动时则想着动作要停下来,把意识分散开来不再意守丹田,把意守部位移向脚底涌泉穴,动作便会慢慢停下来,然后意想脐内有气,用意运气自脐部左上角起向右、向下,向左、向上逆时针向绕圈,绕脐而转,由小到大转 36圈,大圈,上不超过肋,下不超过骼骨和耻骨,即是在腹部的软组织内转圈,再反过来转圈,由大到小,顺时针方向转36圈。转完则把气吸回集中于肚脐内,然后把气向全身慢慢放散开来,达于头面手足(女性转圈方向相反);最后搓热两手掌手背,以手掌擦面部至头顶部和后枕36次。如果练站式,可接着缓缓徐步放松。

注意事项
1.本功无须注意呼吸,让其自然呼吸即叮,但有人由于长期练习某种其它气功,习惯于注意呼吸,如练本功较长时期后仍改变不了注意呼吸的斗惯,这时可以把呼吸调整为意想肚脐呼吸,吸时意想肚脐吸气向后(脊柱) 收,呼时肚脐呼气向前放出来(注意这只是意想,不是有意将肚脐收缩或放出,肚脐动或不动均听其自然),此亦即“丹田呼吸"。
2.练习本功切勿主动有意识地去追求动,只能听其自然,专心致意下去,就会动于自.发自然。即使暂时没有产生“外动”,也同样能收到练静功的效果,起到使大脑皮层处于“保护性抑制状态”,从面修复机体的各种功能的作用。若一味追求外动,则会造成意识分散,不能集中在丹田部位,这样就更难发动,即使能发动,往往动完后会产生头晕或发冷等弊端,这是应该注意防止的问题。
3.外动开始产生时,不要怕丑而不敢让其发动,亦不要害怕,不要受所谓“外动” 是“偏差"的观点影响而不敢让其发动,应让它自发自由地动。值得注意的是,要学会控制,避免开头不会控制,造成大动不能自制的弊病,控制的方法是:初动的头几次均不宜动得时间太长,以免大动不已,当动到20~ 30分钟,就应该逐渐用意识诱导它慢慢停下来,即心中想:“我要停下来,我不想动了”。经过如此反复的意念抑制,就自然会停下来,恢复到平静状态。如果初次动时,或拍打按摩起来很剧烈,这时就应有意识地控制,不要让其动作做得太剧烈,要想着:“慢一些,馒- - 些”。同时不再意守丹田,而把意识降至涌泉守- -会,又把意识分散开来,这样动作就会和缓下来。练习本功应学会控制,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效果,而不出现偏差。
4.外动时,意识始终要集中注意于肚脐上,即“意守丹田”, 不要分散到外动的动作上。否则,练功的功效就会大减。在实践中,曾有一些人在习惯于“外动”以后,就不意守丹田而让其外动。结果,练功一段时期,病情仍无好转,后来注意守着丹田来外动,病情显著好转起米。
5.外动时出现跳跃而跳得剧烈,就要用意识向下想,两手用意向下垂,把意守丹田部位移向脚底的涌泉穴,想着气血下降至脚底,反复默念"我不跳了,我不跳了”。 这样便能渐停下来。
6.外动时弯腰或蹲下站不起来,甚至随地打滚,这都是正常现象。但为避免弄脏衣服和碰撞障碍物,此时应在动作过程中用意将两手向上举,把意守丹出部位向上移到头顶百会穴,并移至上举两手的指尖,两眼往下内视,不断暗示.我要站起来”,这样就能逐渐起立,所产生跳跃或随地打滚的动作,都不必害怕,应让其自然发动,注意运用意念控制即可。7.外动时,若出现“内气” 猛烈向上:涌的感觉,就应及时用意念引导气向下降,使气降至脚底涌泉穴,以防止气向上涌,造成头重脚轻而打筋斗或突然倒地的现象发生,特别是冠心病、高血压的患者必须注意这点“降气’要领,假若是胃气上冲或是肺气上涌,则要把气喷出,不需降气。
8.外动时,若出现旋转的厉害,这样容易引起气血上涌,造成头晕或突然倒地,其至导致功后头晕头胀等不适,因此应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旋转。首先想着要停下来,然后把意守移至脚底涌泉穴。若是向左旋转的话,则意想着向右旋转和停下来,两手同时有意地向右摆,以帮助停止旋转,这样便能逐渐停下来,倘若经过多次如此控制仍然旋转,就立即有意识地慢慢坐下来继续练功,则旋转便可停止。
9.外动时,切勿中途突然收功。若想中途收功不练,必须先以意识诱导,反复默想“我要收功了,停下来吧"。待动作停止下来,再按收功法来收功,否则,可能出现全身发冷,或头昏脑胀,或起鸡皮疙瘩等等副作用。如果受到意外干扰停下来出现副作用的话,可在尽短时间内重新再练功,在练功中会出现拍打按摩或内气运转来自我解除。
10.出现“外动”以后,每次练功时就容易动起来。有的人不等做完开头的意念,意守穴位等程式就任其发动,这样收到的效果远不如按程式做完后的发动,而且容易引起大动不能收功的弊病。在临床实践中,有一例就如此,结果4个多小时经帮助才能收功。同时,按照前人的说法和经验,祖窍是上丹田,脐内一寸是中丹田,会阴是下丹田。涌泉是底丹田,百会是顶丹田,都是大小周天必经过的主要枢纽,若不按此程式意念与意守,以后则很难自发地能打通大小周天,因此,必须坚持做完开头程式,才让其发动。
11.练站功时若觉头晕,应慢慢坐下来,继续练习,以防止突然倒地。
12.如果练功地方狭窄,障碍物多,外动可在适当的时候做微张眼视察环境,步幅随机控制,避免意外碰撞受伤.
13.每次大动后,次日如果感到很疲劳则应休息一两天才继续练功,特别是体质差的人,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,不要操之过急,原则上以不疲劳为度。
14.初练时若未有“外动”产生,练习的时间和次数都可适当增多,可于每日早.午、晚都练一次。当“外动”产生后, 若只是小动,运动量不大,可每日练2~3次;如“外动"剧烈,则依上条而练。
15.练功时间可于清晨、睡前、以及饭前后半小时或1小时以外的时间进行。总之,过饥,或过饱均不宜练功。
16.初练者不能控制自动动作之前,应选择在平坰宽胸的地方练习,切勿在凉台,河边,高处边缘地方练习,以防发生事故。
17.妇女经产期可将本功改练为静功,意守丹田时只轻轻用意,思想上有所控制不让其发动,则可变成是静功的形式,即使动起来也只是小动而已,井无妨碍。
18.若练完功后觉胸闷,可作逆式深呼吸几次以解除。作法是:吸气人胸中,随呼气时把气下压人丹田,吸气时,两手伸直,从体侧手心向上徐徐举至头顶,呼气时,两手心向下经面、胸前向下压掌至腹前,或下压至地上。
19.练功后,感到全身发冷,可作低位静立半蹲1~5分钟,就能全身发热而冷自除。动作是两脚开立扎成马步,大腿蹲平,两手抱拳收紧于胸侧。
20.练功后若觉腹部胀满,内气不散,可用“肚脐内气绕脐加力转圈收功法”(见前),则胀气便可解除。
21.练功后感到头晕、乏力,这是由于练功时间太长,动后剧烈或旋转太多之故。此时应静坐意守脚底涌泉约10分钟,再搓手擦面36次,并以拇指按压两侧头部的太阳穴,后枕风池穴和头顶百会穴,每个穴位左右转圈按压36次,最后做“击拍四肢"动作:以一只手掌拍击另一手臂,从上至下,前后左右皆击拍均匀。然后两手掌齐拍下肢,从上至下,前后左右地拍打,症状便可缓解至消失。
22.卧式练功,若练至人睡,则无须作收功法。
23.当练功至熟练地产生“五禽戏”之后,就可减去练功方法中的第1、2点,只存思想意境达到集中肚脐内一寸的丹田部位以及口诀的要求便叮。但其他程式则必须做,不能减少,以免出现偏差。

练功的效应
1.练功中若口中唾液分必增多,这是练功取得效果的反应。应把唾液咽下,并内视其直下达丹田。.
2.练功中有时会感到气冲病灶而疼痛,此时应予忍耐,经多次练功而气冲病灶,病灶便有可能逐步消除。
3.练功中凡出现酸、麻、冷、热胀.痹、压重、虫行蚁走、皮肤瘙痒、肌肉跳动、筋脉抽搐窜动,关节作响、精足阳举等感应,是练功有效果的反应,正如针灸学上的“得气”一样, 起到通经络、活气血的治疗作用,故对产生这些现象不必害怕,亦不要有意地追求,如觉得难以忍耐时,练功中亦可有意地用手作局部按摩,使这些现象缓和下来。
 
声明: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
举报 收藏 打赏
 
更多>同类长生不老
推荐图文
推荐长生不老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